top of page

第68屆NHK紅白歌合戰幕後,一塊巨大LED螢幕打造出豐富多彩的場景

作家相片: Alex ChenAlex Chen


【活動報導】以巨大LED螢幕打造多彩場景「第68屆NHK紅白歌合戰」幕後故事森內大輔(NHK設計中心影像設計部首席製作人)


NHK紅白歌合戰每年都以參與的歌手陣容引發話題,而融合最先進技術的影像演出與舞台美術同樣是吸引觀眾的重要看點。去年舉辦的第68屆紅白歌合戰中,從左右花道延伸到主舞台的巨型LED螢幕首次登場,覆蓋整個舞台,成為一大亮點。我們訪問了負責這場畫期性舞台設計的NHK設計中心美術設計部的森內大輔,了解幕後的故事。



第68屆NHK紅白歌合戰於2017年12月31日19:15~23:45在綜合頻道進行直播。圖為AKB48的舞台場景(照片為彩排時拍攝)。


巨型LED螢幕在瞬間改變舞台空間


──紅白歌合戰每年都以精心的演出設計成為話題。在這其中,美術團隊的角色是什麼?


森內:紅白歌合戰的製作團隊總共有超過3,000人,節目製作的相關工作可以大致分為幾個部分:構成與出演者協調,以及指揮舞台演出的「製作部門」;負責拍攝、燈光、音效與影像調整的「技術部門」;還有負責設計與製作舞台美術和影像演出的「美術部門」。


紅白歌合戰的節目特色是將從搖滾、流行到演歌、民謠等多樣曲風的日本藝術家聚集在除夕夜的舞台上。觀眾的年齡層和喜好各不相同,因此需要通過各種不同的舞台設計來最大程度展現約50組參演者和曲目的魅力。


在這4個半小時的直播中,準時、安全且順利地完成每一場景的轉換至關重要。轉換通常在主持人的MC或直播連線的間隙中進行,舞台上移動的佈景和樂隊設備被存放在舞台兩側或地下升降台,而本就有限的後台空間因此常處於極度擁擠的狀態。在這樣的時間和空間限制下,如何創造多樣化的場景是美術團隊的核心任務。


──這次美術部門有哪些新的嘗試?


森內:針對上述課題,負責紅白美術的設計師每年都會嘗試提出不同的解決方案。今年,我的設計理念是使用LED螢幕來貼合每首樂曲的氛圍,並盡可能讓每個場景更加多樣化。LED螢幕是音樂現場或電視節目中常見的技術,但這次紅白將其用作空間設計的一部分,超越了單純的影像設備用途。


一般的LED螢幕只是呈現平面的影像或圖形,但這次的設計通過創造假象的影像深度,使螢幕在不同情境下呈現建築物的牆面、森林場景等,實現舞台空間的瞬間轉換。隨著每首曲目的變化,舞台也能在瞬間改頭換面。這是一個挑戰性的嘗試,也讓螢幕影像成為舞台立體設計的一部分。


▲松隆子在演唱《明天從哪裡來》時,主舞台與花道被森林的影像覆蓋。※照片為彩排時拍攝。


▲Elephant Kashimashi 的宮本浩次以滿月夜空為背景,深情演唱了代表作《如今晚月》。※照片為彩排時拍攝。


▲各場景的概念透視圖


──影像部分也是由美術部門負責嗎?


森內:每首歌曲使用什麼樣的影像,這是由每個場景的演出負責人和我們共同討論決定的。不過,使用什麼影像設備以及如何有效運用這些設備,則是我們的工作範疇。誰來出演、演唱什麼歌曲,並搭配什麼樣的表演,主要由演出負責人——也就是導演來主導,而我們設計師的職責則是將這些計畫具體化並實際執行。


──本次以 LED 屏幕與影像構築空間的創意來源是什麼?


森內:我過去曾擔任兩次紅白歌合戰的設計總監,上一次是 2009 年。當時也使用了大型屏幕,但主要是投影平面的影像。之後,從 2010 年到 2014 年,我被派往 NHK Enterprise,從事新型影像內容的開發工作。那段期間,我接觸到了投影映射技術(Projection Mapping),並將其經驗運用到這次的嘗試中。


2010 年時,投影映射在日本尚屬少見,但我參與了幾個項目的演出設計,如東京站丸之內站舍、東京晴空塔以及會津若松的鶴ヶ城等。


投影映射技術如您所知,是根據投影物的立體形狀來製作影像,通過光與影的表現,讓平面的影像呈現出立體效果,甚至讓建築物看起來彷彿動了起來。本次的 LED 屏幕設計正是基於過去累積的經驗、知識以及技術,目標是利用影像來打造一個全新的空間。


這次我們在主舞台與兩側花道之間設置了覆蓋整個舞台的屏幕,但僅僅是將影像投射到靜止的屏幕上,無法創造太多場景的變化。因此,我們將主舞台的屏幕設計成兩層結構,後方是 4K 等級的大型屏幕,前方則排列了約 21 塊可獨立上下升降的條狀屏幕。


透過這些屏幕能隨場景變形的設計,場景的變化方式變得非常多樣化,豐富了整場演出的視覺體驗。


▲主舞台的螢幕樣貌。前方上部可以看到短冊狀螢幕的一部分,其後方則是大型螢幕。



▲螢幕的變形模式列表。21片短冊狀螢幕各自上下移動,形成不同的形狀。


為實現變形螢幕多次進行調整與驗證


──螢幕的變形設計非常創新,實現這項技術時是否遇到許多困難?


森內:驅動螢幕變形的馬達基本設計在10月底前完成,但細部的實施規格則是在11月中旬才確定。


像NHK大廳這樣的場館,天花板上會有專門用來吊掛燈光與舞台布景的桁架,並且其最大升降高度是固定的,因此短冊狀螢幕的上升高度有一定限制。馬達的安裝位置以及其所需桁架的擺放位置,直接影響螢幕變形模式的多樣性,因此確定這些硬體規格花費了許多時間。


如果這部分的調整不夠完善,就無法確定影片的顯示範本。如果草率進行後續設計,CG與實拍影像製作時可能會需要重複修改,不僅增加工時,最終還會影響品質。因此,我們在這部分進行了非常謹慎的討論,這也是由負責舞台布景與CG製作的NHK Art團隊完成的成果。



▲主舞台螢幕範本,記載可動式螢幕位置對應的解析度等資訊。



▲主舞台後方螢幕與花道螢幕範本。



在設計時,螢幕的動態效果與拍攝畫面如何呈現非常重要。因此,我們在平面圖上標註攝影機的位置,並事先確認藝人與舞者站位從不同攝影角度的視覺效果。


我們使用名為Vectorworks的製圖軟體,它具備攝影模擬功能,可以在3D模型中輸入攝影機位置、鏡頭視角範圍以及影像感測器尺寸等參數,進行幾乎與實際相同的模擬。基於這些數據,我們還建構了搭配頭戴顯示器的VR模擬器,讓相關人員能共享成果與解決潛在問題。這套VR模擬器是由Digitelic團隊負責實現的。



▲主舞台的立體模型。


▲VR模擬器畫面。透過輸入攝影機位置與焦距,可原尺寸確認實際舞台效果。


▲VR模擬器支援頭戴顯示器。



──是否也在實際場地進行過測試?



森內:我們在NHK大廳僅吊掛了5片短冊狀LED螢幕進行測試。音樂演唱會巡演通常有10至20場,能隨著巡演進行調整與優化燈光與影片內容,但紅白歌合戰是一場限時演出,且僅能在本番前數天完成整體布景,因此需要極強的應變能力。


雖然只有5片,但我們使用與本番完全相同條件的桁架與馬達進行吊掛,並建造與實物1:1比例的模型,確認升降速度,以及實際透過廣播攝影機拍攝時的亮度是否足夠,同時將光圈與動態範圍調整到本番狀態,進行非常謹慎的驗證。


最初我們曾考慮使用投影機來達成同樣效果,但因為舞台照明過強,反射光會讓螢幕過於明亮,導致投影技術不適合此場景,因此最終採用了自發光的LED螢幕。


然而,LED螢幕也有需要解決的問題。普通LED螢幕表面是黑色,並排列著大量發光元件,從近距離觀看容易看到像素點,且用攝影機拍攝時容易產生摩爾紋。此外,元件未發光時呈現黑色,給人冰冷的機械感。


為此,我們在螢幕表面加貼了半透明的白色薄膜,消除了LED像素點的痕跡,並減輕了摩爾紋。同時,未點亮時螢幕表面看起來像白牆,這使得它能被用作結構物的紋理。


▲照片是LED螢幕的特寫,表面貼著白色的薄膜。


──因為舞台的基本構成使用了LED螢幕,主舞台看起來比以前更簡潔了呢。


森內:在紅白歌合戰中,有很多表演者會同時登上舞台,所以舞台上必須有大型階梯。但為了盡量不讓階梯顯得太明顯,我們選擇使用帶有間接照明的骨架設計來呈現。這樣也使得舞台設計更加簡潔、乾淨。這次的簡約設計目標之一,是能夠利用影片創造出多樣的場景並且迅速轉換場景。更重要的是,像冰川潔的巨大寶船設置,或坂本冬美的舞台上集結了全國的祭典時,場景的變化會變得非常鮮明。舞台上的常設道具被簡化到必要的最低限度,這樣可以讓那些會加入的道具和小道具更突出,進而讓每一個場景顯得更加生動。



▲冰川潔的「潔的ズンドコ節」舞台上,出現了大型寶船的設置和大量的舞者。※照片為彩排時的畫面。


考慮場景的排布,思考每個影像的首次呈現


──關於螢幕上播放的影像,美術部門在其中的參與程度如何呢?


森內:這次的節目以類似音樂劇風格的開場影像作為開幕,這個概念和關鍵視覺是由總體演出和我們一起構思的,實際製作則由演出負責人和我的後輩設計師主導,由P.I.C.S.的池田一真監督負責執導。


NHK大廳每首歌的影像,是在總體演出以及紅組、白組的演出負責人協調下決定的,包括選擇哪些人來製作這些影像。例如,AI和渡邊直美的「閃亮」的影像,則是由藝術總監吉田ユニ負責,這是由紅組的導演選擇的。


此外,我們還找了很多創作者來製作影像。例如,椎名林檎和托塔斯松本的「目抜き通り」是由影像導演児玉裕一負責,「三浦大知紅白特別」和「嵐×紅白特別合輯」則由A4A的東市篤憲負責,Superfly的「愛情送給你」是由VFX藝術家佐藤隆之負責等。Perfume的中継再次由Rhizomatiks Research的團隊協助。


還有一些知名藝術家的影像,例如,石川小百合的「津輕海峽・冬景色」使用了葛飾北斎的畫作。雖然工作人員之間開玩笑說,津輕那麼遠,居然用的是「神奈川沖浪裏」,但大家還是非常滿意這些設計(笑)。



▲重返紅白歌合戰的Superfly演唱了「愛情送給你」。※照片為彩排時的畫面。


▲紅組壓軸的石川小百合的舞台,在背景中使用了葛飾北斎的「神奈川沖浪裏」,並演唱了「津輕海峽・冬景色」。※照片為彩排時的畫面。


──影像內容的不同確實會大大改變舞台的呈現方式。


森內:是的,舞台的呈現會隨著影像的內容發生變化。我們會製作一個「場景表」來共享舞台的變換計劃,這個表格由美術設計師負責,並且會考慮每首歌曲的順序,思考如何挑選每個影像的初步呈現。


每首歌的順序通常會在發表前不斷更新,因為曲目順序的改動會影響到大道具的更換時間,也可能造成前後場景的銜接問題,所以我們會在最後一刻做調整。其實,我們工作的80%都是在調整。


──這次開發的LED螢幕,看起來在許多場合都能發揮很好的效果。


森內:確實是這樣。也有一些做音樂會的人來詢問過,這樣的回應也很強烈。LED螢幕的問題通常是,如果沒有不斷顯示影像,螢幕就會變黑,或者使用包裝軟體時像素的點陣感會顯得很明顯,這些問題似乎是大家普遍的困擾。對我來說,希望這種手法能夠更廣泛地使用,所以對於這些技術上的問題,我盡量回答。


──這次做的螢幕會被用在其他節目中嗎?


森內:紅白歌合戰的舞台設置和演出準備大約只需要五天左右,所以這樣的設置是一次性的。如果要考慮轉用的話,我們必須更加堅固並精心製作,這樣拆卸的時間也會變長。電視節目的美術設計,除了裝飾外,還要考慮裝置和拆卸的效率,能否在有限的時間內安全地完成設置,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雖然這樣做確實有些浪費,但也只能這麼處理。


──從這個角度來看,紅白歌合戰確實是一個非常奢華的節目。


森內:是的,可以這麼說。紅白歌合戰是一個由各式各樣的瞬間藝術所支撐的節目。無論是美術、演出還是技術,都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集結所有力量,目標是呈現最完美的作品。每次參與這樣的工作,我都深刻感受到,沒有豐富的經驗和知識,是無法做到這樣的節目的。


這次的嘗試,基於我過去參與過的投影映射技術,這也讓我能夠吸收來自展覽和活動領域的經驗。在這些工作中,通常有與外部影像創作者和工程師的合作,這些經驗對我來說非常寶貴。

今後,我將繼續不斷學習並支持更多突破傳統的節目和影像內容的創作。也期待年輕的工作人員和新合作夥伴,能將紅白歌合戰不斷打磨和進化,並帶入時代的脈動。


撮影(リハーサル時の写真):坂上俊彦

Shuffle by COMMERCIAL PHOTOhttp://shuffle.genkosha.com/index.html

7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Rated 0 out of 5 stars.
No ratings yet

Add a rating

©2023 ALXC 版權所有。

bottom of page